文艺作品中的趣味

时间:2024-08-28 10:40:18 | 文章来源:教育宝

    有“趣”就会有“味”,但是有“味”的未必都有“趣“味,更偏重于内容方面,范围也更宽一些。文艺作品要有韵味、余味,要能回味、体味。说来说去,要有浓厚的生活昧、生活气息。“味”,是生活气息在文艺作品中的凝结。作品不能一览无余,不能单调浅薄,不能僵硬概念,不能虚假伪造,要有含蓄,要使人思索回味。这只能真实地、生动地、厚实地反映了生活才能做到,内容探刻而丰富才能做到。伪造生活的作品,不可能有生活气息,由此可见,“四人帮”对“味”和“趣”讳莫如深的原因,是因为一讲“趣,、“味”,必要讲求真实地反映生活,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,与他们伪造生活就格格不入。 内容的丰厚,余味的绕梁,都涉及到艺术概括的深度间题。艺术概括越凝炼,概括的生活内容越深厚,回味、余味、韵味便越浓烈。清刘熙载在《艺概·诗概》中说:“问短篇所尚,日‘咫尺应须论万里’。”又说:“然即短至绝句,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。”在咫尺之中蕴含万里,在尺水之中可以兴波,当然是内容丰实了,给人思索回味的夭地就十分大了。因此,“味”是个牵涉到艺术概括深度的内容含量间题。文艺作品要有“味”,就要凝炼地反映生活的真实,反映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来。

    对文艺作品中的“味”和“趣”要探讨,不能象以前那样讳莫如深,更不能莫名其妙地排斥。我们还举不出哪一部无“味”“无趣”的作品,而依然可以堪称为文艺作品的。

 

本文地址:文艺作品中的趣味https://www.hqgzw.com/a/411.html
  • 下一篇文章: 返回列表

    上一篇文章: 爱情小说写作特点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网站发布的文章《文艺作品中的趣味》为网友原创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    2、本网站文章《文艺作品中的趣味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    3、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