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囊取物是谁的典故,探囊取物的成语故事

时间:2025-09-24 14:49:57 | 文章来源:教育宝

五代时有个名叫韩熙载的,潍州北海(今山东潍坊)人,能文,后唐同光年间进士,因父亲韩光阑被后唐明宗皇帝所杀,逃奔江南的吴越国。据《新五代史•南唐世家》载,当韩熙载离开北方的后唐时,好友李谷曾从首都洛阳一路送到正阳(今河南正阳县),两人痛饮而别。韩熙载对李谷说:“江左(即江东吴越之地,亦称江南)用我为相,当长驱以定中原!”李谷说:“中国(古代指中原一带为中国) 用我为相,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耳!”

当时这两人看来都怀有谋求宰相大权和实现南北统一的崇高理想。但是后来,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、光政殿学士等职,而专好声妓宴乐,南唐后主李煜[yù]欲用为相,却到底未用。李谷倒是上了后周的相位、后周世宗皇帝征伐南唐时,李谷为将,取了淮南。但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,乃是后周掌握军权的赵匡胤〔yìn〕,即建立宋朝的宋太祖。

不过,李谷当初的豪言壮语“如探囊取物耳”,却作为一句成语“探囊取物”而流传于世。

囊,口袋;探囊,伸手进袋。探囊取物,好比伸手掏取口袋里的东西似的,形容极易办到。

明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五回,描写关云长奋战颜良,顷刻之间就斩了颜良首级,众将尽皆称贺。“曹操曰:‘将军真神人也!’关公曰:‘某何足哉!我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,如探囊取物耳。’

本文地址:探囊取物是谁的典故,探囊取物的成语故事https://www.hqgzw.com/a/2888.html
  • 下一篇文章: 返回列表

    上一篇文章: 居安资深的意思和造句,居安资深的成语故事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网站发布的文章《探囊取物是谁的典故,探囊取物的成语故事》为网友原创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    2、本网站文章《探囊取物是谁的典故,探囊取物的成语故事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    3、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