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齐事楚的典故

时间:2025-07-01 13:33:21 | 文章来源:教育宝

春秋时,滕国(在今山东滕县西南)方不足五十里,是一个弱小国家。它北邻的齐国和西南的楚国,都是大国。滕国夹在两个大国的中间,不但受到极大的威胁,而且左右为难:倾向齐国,楚国就要不满;亲近楚国,齐国就要问罪。

滕文公当国君时,有一次,孟子来到滕国,滕文公便以这个问题向他请教。据《孟子•梁惠王》载:
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,间于齐、楚。事齐乎?事楚乎?(我们滕国,是个小国,夹在齐、楚两大国之间。服事齐国呢,还是服事楚国呢?)”

孟子对曰:“是谋非吾所能及也。无巳,则有一焉:凿斯池也,筑斯城也,与民守之,效死而民弗去,则是可为也。(这个问题不是我所能解决的。如果非要我说说不可的话,那么我只有一个建议:把护城河挖深,把城墙修坚固,和百姓一同守卫它,宁死而不退,那也就有办法了。)”

由于这个故事所述滕国“事齐乎?事楚乎?”这样的左右为难的处境,产生了“事齐事楚”这句成语,它形容一种矛盾的心情,在两者之间,不知倾向谁、倒向哪一边为好。

本文地址:事齐事楚的典故https://www.hqgzw.com/a/2311.html
  • 下一篇文章: 返回列表

    上一篇文章: 使臂使指的成语故事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网站发布的文章《事齐事楚的典故》为网友原创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    2、本网站文章《事齐事楚的典故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    3、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参考资料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